close
 總統大選雖然結束,但是槍擊案疑雲以及驗票爭議仍然延續。繼股市幾日重挫之後,又出現了各項費率、價格出現上漲壓力的情況,這對未來政府的行政構成立即的考驗,當選的陳水扁總統如果能夠妥善處理,可以藉此贏得國人的信賴;如果不能,可能讓國人對未來四年都不樂觀。過去幾年,我們曾經不斷提醒陳總統政府的工作不是競選,而是幫民眾解決問題;總統的領導力不是提口號,而是帶動整個行政體系。總統當選連任沒有蜜月期,而且選後物價上漲與政府選前的政策有關,陳總統責無旁貸,趕緊拿出辦法來。
 目前面對的物價上漲壓力原因相當複雜,至少可以分三方面理解。一是去年起的國際經濟景氣復甦速度很快,在不景氣時投資低落的產業於是出現供應不足。去年開始電子零組件、石油、鋼鐵都出現漲價,而鋼鐵產業更因為以往在國際上長期都不被看好,短期內產能擴充困難,所以價格還會持續上漲。其次,政府為了總統大選的考量,許多公用事業的費率在選前都該漲而不漲,延後到選後再說,選舉結束這些壓力集中一起湧至,自然會比較嚴重,而且可能引起相互影響的連鎖反應。第三項原因則是陳總統當選後對未來台灣安全所引發的不確定因素,不僅反應在短期股市的重挫,也影響民生物資價格的預期心理。這幾項原因都值得政府細心檢討過去施政的疏漏,調整未來施政的方式。
 景氣復甦引起的漲價部分,主要是市場的反應,政府所能做的有限。不過,過去幾年政府不斷採取擴大政府需求來提振景氣的方式目前非常值得檢討,尤其是去年政府提出的五年五千億計畫。物資原料價格上漲,讓各項公共投資的成本效益必須重新估算,而且政府的大量需求會排擠民間投資,景氣復甦後政府的刺激政策可能適得其反,應該重新檢討,不可盲目硬推。
 公用事業的費率問題反映出民粹政治的惡果,已經不斷被各界詬病。政府施政如果處處考慮選票,而又對選民的水準低估,合理的漲價不願在選前提出,選後社會大眾付出的代價將會更大。可悲的是,這種施政心態似乎成為陳總統政府下的慣例,讓這次大選後的物價問題出現的如此快速。我們真誠的希望,陳總統連任後不再有競選的壓力,可以扭轉政府施政的民粹心態,讓價格可以回歸市場或專業的制度。
 陳總統當選後造成市場的不確定因素,一方面來自於出乎許多人的意料之外,另一方面則是選前陳總統的一些主張不僅在國內有人擔心會引起台海安全的緊張,在國際上也引起很大的疑慮,陳總統當選後在兩岸關係上的政策仍然是國際關心的焦點。在上一任當選後,陳總統在就職時提出的「四不一沒有」,被視為對國際社會的保證,然而這次競選過程中,此一政策立場似乎有所變化,尤其即使在許多國際友人的反對下仍然斷然發動公投,當選後陳總統如何重建各國對他的信任,將是影響台灣安全的一大因素。
 公投未過半讓國際社會鬆了一口氣,而陳總統的大選得票過半,並不因此立即贏得國際社會的信任,接下來必須看陳總統的作為對兩岸關係與台海安全產生何種影響。選後各項物資價格上漲多少反映了台灣社會大眾的憂慮,陳總統應該考慮人民福祉,儘快減低選後國家安全上的不確定因素,讓社會大眾獲得基本的安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nie 的頭像
    lovenie

    經濟學家說故事

    love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